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闲聊《纽约客》今夏小说专辑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06-2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作者|陈茶
编辑|渡十娘 


纽约客》的传统是每年夏季会有个小说专辑。

平日里,《纽约客》一周一篇的小说,可夏日专辑就至少会一口气发至少三篇。按传统的意思,看小说是一种消遣,这栏目的初衷应该是想让此季躺在沙滩上的人们读来休闲的。如今世界翻天覆地,大家的眼睛被手机吸牢,阅读也打起短平快,小说读者大幅缩减已是不争的事实,《纽约客》还能坚守阵地,实属难得。

纽约客》的小说主打的是“纯文学”,要说是阳春白雪并不为过。当然,他们读者的自我定位也是如此,过百万的“知识分子”订户,应该是躺在在沙滩上也愿意认真思索,做做大脑保健操的吧,所以这传统还能维持着。

普鲁斯特



今年七月这小说专辑,先上来的是普鲁斯特被新发现的手稿的一章,《Young Girls》。有老普打头,阵脚就压住了,对吧?


这是普鲁斯特的小piece,选自四月法国出版社发布的75页的普鲁斯特的手稿,这些手稿的存在一直在风传中,直到最近才在一个出版人的私人文件中被发现。它们是老普为《追忆逝水年华》作准备时写的的一些小主题,人物和场景描写的草稿,就像画家的速写,素描一类的东西。《纽约客》此次发的这篇只有三页,法译英,描写的是“我”因为镇里海滩出现了几位来历不明,气质高雅的年轻姑娘而心里翻起的小浪花,与人八卦她们的出身来历,如何争取引起她们的注意……,并无奇崛。反正它是流进似水年华的细小溪流,你们各人对老普的喜恶可自行代入。

接着两篇,其一是爱尔兰90后作家Sally Rooney 的《Unread Message》.。

爱尔兰90后小说家  Sally Rooney


Sally 是1991年出生的姑娘,近年名声鹊起,她在2017年出版的小说处女作《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备受关注,紧接着,她在2018年又推出了《Normal People》,并被 BBC 和 Hulu 改成连续剧,为她赢来了更大的名声,如今的 Sally Rooney 真可谓名利双收,被视为“新世代“作家里最前列的代表人物,《纽约客》挑她紧跟普鲁斯特一起登场,当然是有讲究的。

《Unread Message》读着感觉应该是长篇的结构,一查果真是从她九月将推出的新长篇《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里节选的。这篇小说无论是人物情绪和个性,生活情境和氛围,都很爱尔兰,带着淡淡的,灰灰的忧愁和伤感,这一切在她前辈爱尔兰大师的作品里都有。但她写的是新世代,这个世代的年轻人面临的感情生活,连天主教徒也没法回避的挑战,现代性很突出,这是老一辈爱尔兰作家所没有的。这现代性是从人物内里自然散发出来的,跟传统生活方式不见得要用“冲突”来形容,却是明显有断裂的。看了这个节选,感觉她九月将出的新书是值得期待的。

我总是喜欢爱尔兰作家的,他们的文字有诗意。这点到新世代作家也没丢掉,真好。

美国70后女作家 Rebecca Curtis


接着的一篇是生于1974年的美国女作家 Rebecca Curtis的 《Satellites》。她比Sally 出道早十年,现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写作。

Rebecca 的这篇小说跟爱尔兰小妹的一对比,美国色彩确实十分浓郁,全是生猛的当下美国人,虽然也有“疫情抑郁” “隔离孤独“之类的字眼,但读来是脆生生的劲儿。讲的是女主和她的退休银行家老公,在他们弗吉尼亚海滨的豪宅里接待从新英格兰地区来访的银行家老公的亲密发小,这发小是川粉、早早退役的警官。女主是女作家,和比她年长得多的退休银行家老公有个四岁的女儿,老公总说让他的前警官老友多讲些好故事,好让她能写出带畅销元素的书,来个名利双收。这俩男人都有过四任妻子,与不同女人生下一堆孩子,他们杂乱的生活和梦想穿插其间。前警官的故事则一节节吐出。我边读边期待着最后的爆炸,可惜无。应该说,这小说结构有问题。查了一下,也没说是长篇的一部分。作者倒在创作谈里说,她经常对怎么找合适的结构头疼。不过我记得在《纽约客》上读过她很不错的短篇的。这篇感觉是被野心压住了,力有不逮。

她的故事确实很当代,很美国,性,爱,婚姻,全部一团乱麻,看不到边界。人家爱尔兰也乱,但至少有点诗意。 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她们都呈现了一种当下生活的状态——人们仍会将“爱”偶尔挂在嘴边,但都在欲海里忙不迭地迷乱,迷失,无头苍蝇一般,却也活得下去。在约炮已经简单到像约杯咖啡一样的时代,长情已是孽缘。这恐怕真是当代的人的困境,暴食和饥饿给健康带来的伤害,谁说不是等量齐观的呢?而且说到底,人还是心理动物,下得床来,又难免总要自寻烦恼扪心自问,爱在哪里。

按说夏天的小说专辑,是跟为暑期里的孩子们准备的“成长“并在一期的——这请的也是大佬们,比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期也轧了一脚,写她年少时学开车的尴尬经历。但这两位女作家的小说里的性描些都很直接,特别是美国妞的,三 P 的画面感描得那么详细,生动,想来编辑也晓得,那“成长“专辑也是不过是传统而已,今天的青少年是不会来读《纽约客》的。统计数据说过的,《纽约客》的订户平均年龄过四十了。

Rebecca 倒有段很尖刻,用小说中人物说那《时代周刊》经常刊发仇富文章,但却登好些上万一块的名表、项链之类的广告,这些玩意儿靠谁买呢? 读《时代周刊》的可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啊。哈哈。这正是我读《纽约客》时常有的困惑。《纽约客》登的也以名表、名包、名牌珠宝的广告居多,特别是送礼季节,世界一线奢侈品牌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我就曾想,不都是清高的知识分子在读这杂志吗? 想来这里面逻辑要讲得通的话,那就是这些大品牌公司有情怀,全当支持《纽约客》了。

很怀念打开《纽约客》就有门罗、厄普代克的时代。唉,我可不要也成了九斤老太了,打住。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0,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陈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